10月9日,中國科大爱游戏官方合作意甲
2024級MLE班的同學們齊聚安徽博物院,開展了一次頗具意義的主題團日活動。這不僅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曆史文明探索盛宴,更是一次對民族文化自信的深刻感悟之旅。
安徽博物院作為安徽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擁有豐富的藏品和深邃的文化積澱。此次團日活動中,同學們重點參觀了安徽文明史陳列館與徽州古建築館。這兩大展館不僅呈現了安徽自古至今的恢弘發展,更揭示了徽州建築文化的獨特魅力。
走進安徽博物院,厚重的曆史與燦爛的文化在眼前徐徐展開。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同學們首先參觀了安徽文明史陳列館。一件件珍貴的文物如同曆史的見證者,靜靜地訴說著安徽從古至今的發展曆程。從遠古時期的石器、陶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玉器,再到唐宋元明清各代的書畫、瓷器,每一件展品背後,都蘊藏著一段動人的曆史記憶,讓同學們深刻感受到了安徽這片土地上的曆史沉澱和文化底蘊。
在欣賞了眾多珍貴文物後,同學們的目光被鎮館之寶——鑄客大鼎吸引。這尊源自戰國時期的青銅巨鼎,以其無與倫比的雄渾氣勢和精妙絕倫的工藝水平聞名遐邇。鼎身鑄有繁複而細膩的紋飾,腹部和足部都刻有“安邦”二字,寄寓了國泰民安的美好願望。從1933年在壽縣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到曆經戰亂和遷徙,最終落戶安徽博物院,這座青銅巨鼎見證了中華民族曆經的苦難與奮鬥,也承載了無數人的心血與汗水。它的每一次遷徙和轉移,都凝聚著人們對國寶的珍視和保護之情,令人感慨萬分。
隨後,同學們來到了徽州古建築館,領略徽州建築的獨特魅力。以馬頭牆、小青瓦、粉白牆為典型特征,線條流暢,色彩和諧,徽州古建築展現出一種淡雅而又不失莊重的美感。館內一座座精心製作的古建築模型錯落有致地陳列,它們不僅僅是建築的縮影,更是徽州曆史與文化的生動載體。從屋頂的瓦片到牆麵的雕刻,無不透露出徽州工匠的精湛技藝和對美的極致追求。
更令人讚歎的是徽州古建築中的木雕藝術。展示的木雕作品,無論是人物、動物還是花卉、山水,都栩栩如生,形象逼真。每一刀每一劃,都凝聚著匠人的心血與智慧,它們不僅裝飾了建築,更成為了徽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仔細觀察模型細節的過程中,同學們連連感歎於徽州工匠的精湛技藝和無限創意。
隨著夕陽西下,本次團日活動也接近尾聲。此次團日活動,不僅讓同學們深入領略了安徽悠久的曆史與豐富的文化遺產,更在潛移默化中激發了大家對中華文明的崇敬與思考。文化的傳承,不僅僅在於對曆史的了解與感知,更在於與其產生的心靈共鳴和實踐中的自覺。麵對這些古老的文物,同學們重新審視了自己在這條悠長文明之河中的位置與使命。古今交彙的瞬間,每個人都深刻意識到,文化不僅是國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更是每個人需要主動承擔的責任。
同學們表示,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文化自信的根源不僅在於對曆史的深刻理解,更在於對未來的勇敢擔當。我們不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更要成為開拓者,將這份悠久的文明薪火相傳。站在時代的浪潮之中,我們要將對中華文化的敬仰與自信化作堅定的行動力,以銳意進取的精神,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與使命,用青春的智慧與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添磚加瓦。希望本次主題團日活動激發的文化自覺與責任感,成為指引我們前行的燈塔,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不斷創造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