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爱游戏平台 解揚洋副教授作為並列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在運營管理領域國際頂級期刊、UTD24種商學期刊之一的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上發表了題為“Profit Allocation, Decision Sequence and Compliance Aspects of Coordinating Contracts: A Retrospect”的學術論文(Vol. 28, No. 5, May 2019, pp. 1222–1237, DOI 10.1111/poms.12982)。
該研究工作基於供應鏈協調合同在利潤分配、決策順序、服從機製三個方麵的魯邦特性,探索了協調合同的分類與設計問題。在回顧現有文獻中各魯邦特性定義的基礎上,文章提出了“樣本軌道靈活性”的概念。通過對利潤分配、決策順序、服從機製進行精確的數學定義,文章得出了關於這三個魯邦特性的結構性質和充分條件。此外,文章還探討了,在包含關注公平型代理商和風險回避型代理商的供應鏈係統中,協調合同的充分條件。基於得到的結構性質和充分條件,文章建立了一個3x3的合同分類框架,並對許多常見的供應鏈合同(如回購合同、收益共享合同)進行了分類,並揭示了合同的魯邦性質與其進行結算的次數和結算的時間節點緊密相關。文章還給出了設計具有良好魯邦性質合同的具體步驟,並舉例說明如何將一個魯邦性不佳的協調合同重新設計成為具備良好魯邦性的協調合同。本文的研究結果為在不同應用場景下設計、評價和實施具備良好魯邦特性的供應鏈協調合同提供了框架和方案。